李新華:抗疫隊伍中的“鋼鐵俠”

發(fā)布人:高級管理員 發(fā)布日期:2020-04-01

? ? ? “護長等下還有幾個重癥新冠肺炎患者要收治入院,你如果太累了,趕緊休息下,剩下的事情我們來處理?!?/span>

? ? ? 2月10日凌晨,在同濟醫(yī)院光谷院區(qū),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(yī)院感染科一區(qū)主任李新華,把他的“最佳搭檔”鄭子梅護士長拉到一邊,叮囑著。

? ? ? 24名重癥新冠肺炎患者被從各處送到剛剛開辟的新院區(qū),這還僅僅是他們來武漢第二天。

? ? ? 此后的40多天里,李新華也記不清有多少次,在重癥隔離病房里,每遇到棘手的問題、每每碰到危險的關頭,自己需要第一批沖出來,絞盡腦汁出謀劃策,最后化險為夷!

? ? ? “我就是一塊磚,哪里需要往哪里搬?!?/span>

? ? ? 在4萬多名援鄂的醫(yī)護人員中,除了全國防疫先進個人名單上的短短幾百個人外,一線中還有許許多多的醫(yī)護工作者,冒著生命的危險,貢獻著自己的力量。

? ? ? 盡管大多數人,并不知道他們的姓名,李新華就是其中一員。

“趕快返回,在醫(yī)院隨時待命”!

? ? ? 結束完教學工作后,李新華本想趁著學生放寒假這段時間,在老家湖南永州過完年才回廣州上班的。

? ? ? 疫情的突然到來,打亂了他所有的計劃。

? ? ? 1月20號,李新華突然接到院長的電話,“你在哪里?現在爆發(fā)疫情,需趕快回醫(yī)院待命?!弊鳛楦腥究频膶<遥诩掖舨坏饺熳兣c家人匆匆道別,踏上了回程的列車。

? ? ? 剛開始還只是待命,作為“后備軍”之一,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最終用上,可隨著疫情消息一天天嚴峻,廣州也出現疑似病例后,醫(yī)院防護等級升至最高,所有醫(yī)護人員擔心都掛在了臉上,李新華心里有種強烈的預感自己要上前線了。

? ? ? 不久,中山三院接到國家命令,需要派醫(yī)護人員前往武漢進行抗疫,派誰去醫(yī)院接受自動報名,“我是第一時間報名的,雖然大家那時對新冠病毒了解的不多,但作為一名感染科的醫(yī)生,能夠奔赴前線貢獻自己的力量,才是發(fā)揮自己價值的地方?!崩钚氯A悄悄說道,報名去前線并沒有和妻子說,但私下就和妻子商量過,照疫情這樣發(fā)展下去,自己是一定要去前線的,要做好心理準備?!爸钡阶罱K確定成行,才把消息告訴她,好在她也是一名檢驗科的醫(yī)生,她能理解作為一名醫(yī)生,一輩子能遇到可以讓自己職業(yè)發(fā)光發(fā)熱的情況有多難得,雖不舍但沒有任何怨言。”

? ? ? ?2月9日,在楊揚隊長的帶領下,李新華作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(yī)院第三批援鄂醫(yī)護人員之一前往武漢。

“第一天就入住24個重癥患者,嚇了我們一跳”!

? ? ? ?此次前往武漢的目的,是因為隨著重癥患者的不斷增加,同濟醫(yī)院特意清空光谷院區(qū),用來專門接受武漢重癥新冠肺炎病人,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(yī)院的第三批醫(yī)療團隊將E1病區(qū)2樓整體接管。

? ? ? ?9號凌晨到達武漢,10號白天去定點醫(yī)院培訓,晚上立即開始接收重癥病人。

? ? ? 于是,有了開頭那一幕?;貞浧甬斕?,李新華依然至今難忘,“晚上一下送來了400多名重癥患者,這讓我們所有外地來的支援醫(yī)療團隊始料未及,有醫(yī)生說這是他幾十年從醫(yī)以來就沒見過這樣的情況,因為一些病人一來就是要立即搶救,要氣管插管上呼吸機的?!?/span>

? ? ? 大家只能和時間賽跑,一邊救治一邊不斷摸索、學習,作為副隊長的李新華與畢筱剛主任則更像一個“把關者”:100多名醫(yī)護人員如何上班、交班、查房、看病人做處理、開醫(yī)囑、制定診療計劃、病情討論……

? ? ? 需要短時間內迅速做出正確的決定。

? ? ? 與此同時,他還承擔著更大的壓力,新冠病毒就像一個陌生的、來勢洶洶的敵人。敵人是什么面目?進攻方式是什么?傳染性怎么樣?數量有多少……在初期,幾乎一切都是未知。

? ? ? 而在新冠重癥救治的戰(zhàn)場上,如何部署防護措施、如何制定作戰(zhàn)策略,都是挑戰(zhàn)。逐漸虛弱的病人、越來越多的疑似癥狀、來自醫(yī)院的壓力、來自社會各方面的聲音……一切,都提醒著李新華,必須、必須要守住。

? ? ? “接收病人的前三天,頭都是大的,但你一定要表現鎮(zhèn)靜來?!痹诟綦x病房里,李新華每天穿戴著層層的防護用品,對患者一個接著一個細致地查房。雖然住院患者罹患的都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,但一病多癥,而且每個患者又有不同的基礎疾病,所以特別強調個體化的治療。

? ? ? “每天查房的第一要務就是認真研討每位患者的治療方案,其次就是要穩(wěn)定患者的情緒?!崩钚氯A醫(yī)生果敢的決斷、堅定的眼神和溫暖的鼓勵,總能讓慌亂的患者獲得無盡的力量。他的微信名是“ironman”,中文譯作“鋼鐵俠”?;颊咴谌豪锪鱾髦@樣一句話“鋼鐵俠來了我們的心就定了”。

? ? ? 其實,患者們不知道,在李新華醫(yī)生心里,看到患者們,他才能真正安心!

像哄孩子樣,安慰著“鬧脾氣”的年老重癥患者

? ? ? 在病區(qū)里,有時候收治病人,一收便是一家子,有的人說著難懂的武漢話,有的人一來就需要插管,打著鎮(zhèn)靜劑,有的人則是一進醫(yī)院就再也沒有和家人打過照面,特別是些年紀大的重癥患者,求生欲望不強,往往不配合治療,最讓醫(yī)護人員擔心。

? ? ? 李新華形容,在40多天里,除了每天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外,安慰病人、穩(wěn)定患者的情緒也是他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(huán),其中80多歲的胡奶奶最讓他們操心。

? ? ? “她是第一批送進院區(qū)的病人,來的時候就特別嚴重,肺里面的情況非常糟糕,基礎病又多,有高血壓、腦梗死、冠心病等多種疾病,又存在耳聾,難以溝通,抗病毒藥物、提高免疫力、增強營養(yǎng)……”一連串的悉心治療后,胡奶奶的身體漸漸有所好轉,正當大家準備松一口氣的時候,胡奶奶開始不愿意配合治療了。

? ? ? “她開始拔插在身體里面的輸液管,咬斷輸液管,自覺閉上眼睛就會看到有人要害她,治療方案也不配合。但是你能看到她眼中消失的求生欲?!崩钚氯A回憶,我們只能安排專門的護士輪流陪著她,特別安排了一直來的好搭檔“鄭子梅護長”跟她聊天,由于耳聾,護長只能通過寫字板溝通,慢慢的讓她吐出不愿治療的原因,“在慢慢接觸中才知道,她老伴已經過世,只有一只相依為命的貓沒人照顧,而兒子也患上了,只是由于病情不同,兩個分隔在不同院區(qū),長時間見不到面,老人家特別擔心診療費用高昂會增加兒子負擔,產生了厭世的心理?!?/span>

? ? ? 最后經過多方的努力,在病房里,和他兒子進行了視頻通話,得知兒子已經出院,醫(yī)療費用國家負擔,貓有社區(qū)義工照顧,一切都妥妥的,就這樣胡奶奶的心結打開,胃口好轉,配合治療,“老奶奶也像小孩子一樣,通過寫字板對我們提出要喝伊利牛奶、要吃面等各種要求,大家自費購買牛奶、面條送給奶?!崩钚氯A笑道,經過醫(yī)護團隊不懈的努力,終于在32天后新冠肺炎治愈出院。

? ? ? “只要病人好人,需要我們做什么都行?!崩钚氯A醫(yī)生常說“我是一塊磚”,他確實做到了一塊搬到哪都能發(fā)揮價值的磚,一塊與大家融合在一起創(chuàng)造最優(yōu)成果的磚!

啟程回家,謝謝妻子的理解支持

? ? ? 3月30日,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(yī)院133人的國家醫(yī)療隊全部平安返回廣州……

? ? ? 截止到29日,中山三院醫(yī)療隊負責的病區(qū)收治90例患者,是全院區(qū)收治患者最多的重癥病區(qū)之一,平均年齡61.8歲,且85.6%以上為重癥和危重癥,治療后由重癥、危重癥專為輕癥77例,治愈出院74例,各項醫(yī)療指標均在院區(qū)名列前茅。

? ? ? 談到這樣的成績,在定點酒店進行隔離的李新華依然頗有感觸,“50天里,每天都繃著一根弦,病人的健康你要護著,醫(yī)護人員的健康你也要護著,對團隊的考驗最大,收獲也最大?!?/span>

? ? ? 在如此高度緊張的環(huán)境下工作,每個醫(yī)療隊員都有自己的解壓方式,李新華說,每天和妻子視頻通話是一天中最解壓的時刻。

? ? ? “她是廣州市第八人民醫(yī)院的傳染病研究所的檢驗醫(yī)生,專門負責檢查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檢測,也是抗疫一線的工作,有時一天下來需要在工作崗位上一動不動的呆上5-6個小時,工作壓力不比我小,此外家里面還有孩子、老人要照顧,我可以揮一揮衣袖奔赴前線,留下她一個人扛著家里面大大小小所有事情,太感謝她了!”

? ? ? 回到家后,李新華表示要好好犒勞在后方的一家老小,疫情終將過去,而這也只是這些千千萬萬的抗疫一線醫(yī)護人員中人生的一站而已,只不過在夜深人靜時,或許李新華會想起自2020年2月9號起,在武漢的732公車上,都有一個身影,靠在窗邊,想著今天有多少病人可以出院、又要接收幾個病人……


注:患者及家屬姓名均為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