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新網】與疫情狹路相逢的中國“95后”:沖在一線 勇敢擔當
中新網廣州2月6日電 題:與疫情狹路相逢的中國“95后”:沖在一線勇敢擔當
作者 蔡敏婕
“其實這次來武漢支援,未敢告訴父母。我也怕,但救護病人是我的職責?!背錾?997年的朱海秀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(yī)院內科重癥加強護理病房護士,除夕夜作為首批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(yī)療隊隊員到達武漢市漢口醫(yī)院,負責消毒病房、更換補液、派發(fā)口服藥等工作。
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,中國的“95后”青年們用實際行動在疫情防控中發(fā)揮新生力量。
南方醫(yī)科大學南方醫(yī)院呼吸內科主治醫(yī)師肖冠華稱,與其一同前去武漢支援的不乏“95后”,“可你別看人家年紀小,干起活來利索得很,推起氧氣罐,跑得一點都不比誰慢。報名來支援武漢,二話不說,說來就來”。
南部戰(zhàn)區(qū)總醫(yī)院原157分院緊急組建一支120人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小分隊,這支小分隊中28歲以下的青年醫(yī)護工作者占到七成,隊員主動退掉車票,投入防疫一線。
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(yī)院6名援鄂隊員組成青年突擊隊,他們熟悉電腦操作,還會更換氧氣罐、與患者談心疏導情緒、為患者送飯……為了方便辨認,他們在防護服上寫下“吉祥如意”“榮華富貴”“招財進寶”的名字。進入病房,有病人指著隊員頭上的名字說:“你們可真是群有趣的小孩兒?!?/span>
化(州)湛(講)高速的彭玉鳳組織班組學習防護知識、廣(州)中(山)江(門)的李遠庭當起特殊時期辦公駐地的“理發(fā)匠”……除了站在前線的醫(yī)護者,“95后”的交通青年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參與這場戰(zhàn)“疫”。
“媽媽,你放心,我都有戴口罩、帶手套,我發(fā)給你們的科普推文要好好看看,你和爸爸在家也要注意防護?!鼻ъ瓿錾膹V東陽(春)化(州)高速公路高州南站的收費員萬思夢向父母報平安,用官方社交平臺推文向長輩們推廣防疫知識。
在疫情發(fā)生時,遠在江西的父母想要萬思夢請假,但萬思夢選擇留守,“現(xiàn)在醫(yī)護人員奮戰(zhàn)在第一線,為搶占時間,可以連續(xù)七八個小時不吃不喝。我在自己的崗位能跟他們貢獻一份力”。父母看到女兒的成長,選擇支持她。
今年19歲的黃凱軒是廣東龍(川)連(平)高速公路的收費員,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,這名連續(xù)3年沒有回家過年的山西姑娘,選擇堅守崗位,用口罩后面的笑容給旅客帶來溫暖。
“17年前,我還是個孩子需要別人的保護,但是如今我已經長大成人,可以保護別人。”這是25歲的潮(州)惠(州)高速路政員李可佳在“請戰(zhàn)書”中寫下的一句話。
這樣的“95后”年輕人,在戰(zhàn)“疫”中收獲關懷、責任、擔當、勇敢。中山三院兒童重癥監(jiān)護室護士長段孟岐說:“立春了,春天要來,新生的蓬勃生機快要到來?!痹付瑢⒈M,春可期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