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和我的老師】諄諄教誨,銘刻于心——記我的老師艾虹

發(fā)布人:高級管理員 發(fā)布日期:2020-12-18



三年的碩士研究生生活即將結束,回望過往,感覺自己成長了不少,這離不開我的導師,艾虹老師的諄諄教誨及言傳身教。三年前有幸加入艾老師門下,在她的指導下學習臨床知識,鉆研實驗技能,生活過得非常充實。

我還記得在讀本科四年級的時候,就聽師兄師姐提起艾老師。他們說如果想讀口腔正畸學專業(yè),推薦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(yī)院的艾虹老師。艾老師當時是華南地區(qū)口腔正畸學唯一的博士生導師,我聽到后非常憧憬,同時也感覺壓力非常大,競爭一定非常激烈。考碩士研究生的時候,我給老師發(fā)了郵件,說想報考她的碩士研究生,老師回復讓我好好努力,預祝我初試考個好成績。我聽完后感到十分有動力。當初試成績出來后,我得知自己初試第一,非常激動,但同時也不敢懈怠,積極準備復試。還記得復試的時候,要當場中英翻譯一篇長文,我當時有點緊張,翻譯得有點結巴,但老師鼓勵我放松不用緊張,我頓時覺得放松了下來,并流暢地翻譯了出來,最終如愿以償加入艾老師門下。

每周三上午是固定的正畸業(yè)務學習課,大家輪流分享出去聽課的收獲與感悟,雖然這些內(nèi)容老師早已了如指掌,但她還是會認真聽我們的匯報,給我們點評,幫我們答疑解惑。出去聽課是一回事,回來復述出來同時讓別人聽懂又是另一回事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也加深了對正畸專業(yè)的認識,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與匯報能力。感謝老師一直以來的指導與幫助。

艾老師經(jīng)常讓我們多看正畸專業(yè)書,多閱讀英文文獻,要閱讀高質(zhì)量的文獻。只有每天閱讀文獻,才能了解專業(yè)的最新進展和前沿方向,對科研保持敏銳的嗅覺。通過大量閱讀文獻,我逐漸找到了自己的課題方向,也開始逐漸上手科研工作,這也離不開老師的指導與幫助。

艾老師常說,做學問、做醫(yī)生首先要學會做人。跟艾老師上臨床接診病人的時候,艾老師與病人溝通的技巧潛移默化得影響著我,潤物細無聲。我們面對的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病人,而不是冷冰冰的疾病,要多從病人的角度出發(fā)思考問題。有時去治愈,常常去幫助,總是去安慰。這是長眠在紐約東北部的撒拉納克湖畔的特魯多醫(yī)生的墓志銘。這句話闡釋著醫(yī)學的真諦,醫(yī)生的職責不僅僅是治愈病人,更多的時候,我們是在幫助和安慰病人。醫(yī)學不僅是一門科學,更是一門人學,離不開高精尖的科技、精湛的技術、充足的知識儲備,也同樣需要人性的光芒與對生命的敬畏,如此才真正稱得上仁心、仁術。

艾老師在臨床中要求嚴格、學術中要求嚴謹,但在生活中,她對我就如家人一般溫暖。還記得有次我進了急診在吸氧,我當時非常害怕。但老師緊緊握住我的手讓我別怕,我感覺當時有了依靠,內(nèi)心也淡定了許多。老師也經(jīng)常關心我的生活是否存在困難,感覺非常貼心。有時她還會帶我去打羽毛球,在緊張的臨床科研工作之余放松自己,鍛煉身體,做一個工作與生活都能兼顧好的人。

研究生階段能遇到這樣一位值得尊敬的好老師,我是非常幸運的。醫(yī)路漫漫,在將來的臨床、科研工作中,我將繼續(xù)遵循艾老師的教誨,嚴于律己、寬于待人,認真對待每一位病人,因為每一位病人都是我醫(yī)學生涯中的老師,是他們積累了我的臨床經(jīng)驗。在科研工作中,我將繼續(xù)秉持嚴謹治學的態(tài)度,書上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作舟。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希望將來有一天,我也能成為像老師一樣的好導師。

最后,再一次感謝艾老師!她是我一輩子的人生導師!